”陶凌云对当地独特的民族疗法如数家珍让她更难忘的,是家人对患者情真意切的关怀,“我奶奶在20世纪60年代是一名助产士,经常会煮粥水、姜汤,或送鸡蛋帮助困难产妇,缓解产妇窘况,这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我”在耳濡目染之下,陶凌云立志成为一名中医药医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她于2012年入职博罗县湖镇镇响水卫生院中医馆,负责中医妇科“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相比西医,中医妇科优势众多”陶凌云介绍,在西医中,痛经和不孕不育仍是未解决的几大难题之一,而中医妇科针对经(痛经)、孕(不孕)、胎(保胎)、带(阴道炎)、产(月子病)辨证论治,能帮助患者调理血气、疏肝、健脾、补肾、扶正固本中医使用的中药大多无副、毒作用;能够使女性免受手术带来的痛苦、心理压力或精神负担等她记得,曾有一位四十岁的不孕不育患者,在经过多次试管移植失败后,托人介绍找到陶凌云调理身体,经辨证论治,陶凌云对她采用了居家艾灸、针灸(火针)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成功培育且取出了多枚卵子,其中含有四个优质卵泡让她欣喜的是,该患者于大年初六带着宝宝探望陶凌云“她们开心,我也开心”言语间充满了喜悦与自豪在中医妇科中,针灸是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如果带了针出门,等于是带了移动的三甲医院”陶凌云介绍,中医针灸根本思想是疏通经络,并有方便携带、治疗简洁及效果显著的特点针灸意在通过针对穴位经络的刺激,其进针手法、深浅、提拉捻转具有不同的作用,对大夫要求很高初学针灸,大都以自己的身体为扎针模具,陶凌云亦然“针扎在脸上痛感最高,其次是手脚,肚子是最不痛的”她向记者分享了多次扎针后的“心得”长达十五年的从医时间,她认为中医药学是一门越学越感到自身不足的学科,需要内驱自身不断进修精进她诗意地将学习中医药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为看山是山,二为看山不是山,三为看山还是山“我现在还处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之间”陶凌云告诉记者,她曾跟随第一届国医大师班秀文学术传承人李莉教授专门进修中医妇科,接下来计划要跟随更多名师学习进修,深挖岭南药材或其他中医药方面的知识开展义诊 普及中医药文化在多年工作中,陶凌云明显感觉到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以前科室只有两人,近年扩展到七人”她介绍,卫生院越来越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不仅增加了人数,还扩宽了中医药治疗范围,如治疗腱鞘炎、胃痛、皮肤病等科室医生在中医药领域内各有所长近年来,当地加强了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宣传,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老百姓大部分只知道中医药可以治疗病症,如腰腿疼痛、咳嗽等,不知道中医药还可以治疗妇科”为进一步科普中医药知识,除日常诊疗外,陶凌云会与一帮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参与义诊活动她在义诊时见缝插针向群众宣传普及中医针灸或其他疗法,尽力服务群众“义诊活动意义很大,我通过义诊提高了诊疗思维,扩大疾病知识面,还能与医生们相互交流学习”博罗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优良,拥有优质的中草药资源、康养资源,具有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天然优势尤其罗浮山是传统中医药胜地,葛洪中医药文化已然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基因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博罗高度重视推动中医药事业和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成功举办第三届、第五届、第八届中医科学大会作为博罗县人大代表,陶凌云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着当地的中医药发展此前,在博罗两会中,她提出希望当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持续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推动有条件的卫生站设立中医服务点,定期派驻专家坐诊及开展中医治疗;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中医药服务供给,规范开展中医药技术推广接下来,她会积极普及发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四进”,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基层,服务基层老百姓文、图|记者 李海婵 实习生 贺沁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