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建中国区总裁王炜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愿意花钱的比例高达53%,远超排名第二的韩国
艾尔建中国区总裁王炜表示,中国女性现在已经不是为了取悦谁才给自己做医美,很多时候她是为了取悦自己,就是对自己好一点
而中国的医美产业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快,一个是经济发展很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到了一定程度
另外一个,跟中国女性独立思想的发展也是相关的,她们也在不断地觉醒和自我认识中
报告显示,全球70%的医美消费者流失于了解与咨询阶段之间,也就是说有许多医美消费者未能深入了解医美知识
其中,近60%的中国消费者虽了解医美,但却不考虑去做,从咨询到治疗的转化率仅为59%
此外,61%的中国消费者更担心安全问题,担心有副作用或并发症,以及是否自然、维持时间等方面
而最为全球消费者关心的治疗费用问题,却并未排在中国消费者担心范围的前十位
伊美尔集团董事长兼CEO汪永安认为,广大的医美消费者急需转变一些错误观念
目前仍有一些医美消费者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不正规的医美服务,对自身造成巨大危害
消费者首先必须明确,求美应该是在安全的基础上
其次,仍有部分医美消费者求美观念还不太成熟,一味追求“网红脸”或者明星同款
这样的审美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医美消费者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所有进口的医美产品一定有中英文标识,而不是大家认为的全英文
”广州华美医疗美容医院副院长赵晶晶也如是指出
报告显示,全球20-34岁的医美消费转化率为37%,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转化率
而在中国80后90后(20岁至34岁)是医美的消费主体,而这一年龄明显比意大利等欧美国家45岁至55岁、中国台湾地区(55岁至60岁)要提前很多年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面临求职、求偶问题,他们希望通过医美提升自己的形象来提高这方面的优势
”赵晶晶说道,“同时,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更易于接受医美观念并作出行动
”“早点做保养是好事,但并不是所有医美项目都越早做越好
”王丹茹认为,像填充剂注射就没必要太早做
王丹茹指出,很多年轻人在求美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理性的一面
曾有不少求美者就拿着舒淇或高圆圆的照片来找她,希望自己也拥有这些明星的脸蛋
这时王丹茹通常会拒绝他们的请求,并与求美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告诉他们应根据自身脸型来整形,而非单方面地追求某种效果
“很多人喜欢把欧美人或者某位明星的脸型标准套在自己身上,导致审美趋同化,这也是为什么出现那么多网红脸的原因
”王丹茹补充道
那是不是越年轻做医美越好?如何理性求美?请点开视频观看王丹茹的观点
采写 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 刘丽莎
最多的钱报告显示花在中国消费者全球(中国消费者最多报告显示的钱消费者) 紧致抗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