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佩俏皮地扭身拍了一下臀部在抖音上,佩佩坚持记录自己的健身变化,也做一些科普,已经积累了16.8万粉丝有人留言盖楼赞她是“励志女神”,也有些人酸她“还不是因为有钱,能请私教”“相比私教,个人的努力和自律才是关键,有钱私教只是有利条件,人自身才是关键”佩佩经常跟私信她的网友耐心解释:“其实无论什么运动,只要你坚持,慢慢积累,就一定会跟不运动的人拉开差距的所以不管撸铁还是瑜伽还是别的运动,只要你喜欢就去做,一定会有回报的”对于忽略个人努力、说“只有有钱请私教能瘦”这种风凉话的人,她会直接回怼,“不努力还在那酸,没出息”逆袭 | 9个月甩肉120斤因为决心减肥而健身的荀超,训练经历要痛苦得多身高167公分,体重233斤因为胖,这个热情的天津姑娘几乎不拍照,衣服只穿黑色因为易胖体质和缺乏自律,荀超从小胖到大总是在人群中被人一眼发现,“习惯了周围的嘲笑和眼光”“拖着二百多斤的身体踩单车,每一次抬脚都特别困难,关节要负重,还有赘肉挡着踩到20分钟的时候,大脑就开始缺氧”疼痛、窒息、恶心,荀超的健身初体验糟糕透了荀超健身过程动图,资料由本人提供为什么坚持?荀超说,之所以下定决心减肥,是因为“健康”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肥胖会伴随着各种病出现,我生孩子的时候就有妊娠高血压”怀孕八个月的时候,胎儿在肚子里停止生长,医生给她下了病危通知“胎儿尚未足月,医生就建议我剖出来好不容易冒险等到了38周,当天就做得全麻手术”后来体检,又被查出患有重度脂肪肝孩子一天天长大,荀超感到自己的身体比年龄老得更快“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身体不能垮”当发现儿子7岁体重已经达到80斤,荀超下定决心“减肥不能再等了,必须给儿子做一个榜样
”荀超健身1年对比照健身者的食谱上,通常每周会有一顿“欺骗餐”,可以随心所欲吃,避免禁食太久心态崩盘荀超在本子上写下每天的体重变化,遇到推不掉的应酬,她也记录“在案”,惩罚自己取消当周的“欺骗餐”逐渐减少和朋友“下馆子”的次数,到养成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再到管住嘴迈开腿……当运动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一种习惯时,它带来的结果反而越来越不重要“今年我的目标是不想再瘦了,瘦到一百以下干吗呢,我又不选美,健康就行”荀超还想学自由泳和蝶泳,尝试跑马拉松荀超开始每天带着儿子去户外跑步“我想证明给他看,妈妈能瘦下来,他也可以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战胜的”另类 | 找到一种“玩不累”的方法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之前,彤彤刚从菲律宾旅行回来9天时间,深潜、滑索、ATV四驱车越野、跳水,各种极限运动玩了个遍“我健身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玩不累”彤彤在菲律宾潜水动图,资料由本人提供五年前,彤彤还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那时候她就感觉自己体能一年比一年下降,追公交车都会气喘吁吁后来放弃这种中规中矩的生活,她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在三里屯与朋友合伙儿开了一家花店“我不想挺着一个大肚子,天天胡吃海塞,迷迷糊糊过日子还是想出去玩,再加上爱臭美”2年半前,她开始尝试一边减肥,一边塑身彤彤减肥的过程也是“试错”的过程“美食和懒惰,是减肥路上的天敌”,彤彤的减肥从节食开始每天早晨吃一点早餐,中午吃一个苹果,过午不食“后来都有点抑郁了,就掉头发,然后易怒”,节食以失败告终之后,她尝试在美容院点穴、按摩,吃代餐产品……“身体还是出问题了,闭经三个月,吃药才给吃回来从那开始就不这么干了减肥不应该建立在伤害自己的身体上,毕竟健康才是美貌的前提”彤彤得出结论,还得靠“动”每周一次,爬香山“拉练”,练习腿部力量遇上白天工作忙,彤彤就利用晚上的时间去每周三次健身房,练肌肉、练力量、练有氧,学了上百种动作,挑战过几十种器械用了将近两年时间,一个“引体向上”的动作,彤彤已经可以一口气做四个“我不能接受我身体走下坡路,所以我就必须去”与央视网记者谈到“坚持”,彤彤说即使那次因为硬拉扭伤腰,疼得在家躺了一星期,她也没想过放弃“我硬拉那次其实重量不大,就是手抓不住了,想往地上放一下,再拿起来,就这一放一拿,姿势就没注意,一下腰就伤了”那段时间,彤彤心里着急,她怕长时间不练,力量和心肺再回到当初,一切还得重来“如果要重来,前边有基础了,肯定恢复也快”彤彤参加野兽赛,图为比赛现场2016年,斯巴达勇士赛登陆中国,这项世界顶级的系列障碍赛包含三个级别的常规赛事,赛道长度从6公里到21公里不等,障碍数量从20个到30个不等2018年,完成全部级别比赛,拿下斯巴达勇士野兽赛21公里障碍跑后,彤彤成功获得“三色徽章”奖牌彤彤健身2年对比照健身两年半,单从体重来看,彤彤56kg的体重没有变“但我现在的体形不一样,人更精神,身体正在逆生长”把身体和意志锻炼到极限(Spartans push their minds and bodies to their limits)——这是斯巴达勇士赛信条,也是彤彤坚持的动力有数据统计显示,“呐喊”要减肥的人中,女性占比高达84.29%,男性占比仅有15.71%与男性相比,女性似乎更愿意在社交网络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日常,但在执行上,却不一定能做到邹畅是一名健身私教,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考取健身执照,5年时间里先后服务过3家健身俱乐部他观察,有两类人最容易坚持下去,一类是早期能收到成效的,另一类是中年人“人到中年,危机感比较重,时间和钱上也相对可以自由支配”近几年,从明星社交网络和大小健身房里吹出的一股风,拉开大众审美的新面孔,“不再以瘦为美,马甲线、力量感取代了筷子腿”他曾经在北京五道口带过一个学员:因为变胖失恋,下定决心减肥,瘦了60斤,现在还一直坚持训练那个姑娘感谢他说,健身不仅让她身体健康,也帮她找回自信说话间,有两个女孩挽手着走进店,邹畅匆忙告别记者:“不好意思我得过去了,新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