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请看下面的链接:一年毁掉10万张脸,黑医美到底有多恐怖?【投研双杰】印象中,十年之前,大众对整容的态度还是不怎么赞同的,那时大家甚至会对隔壁韩国泛滥成灾的整容现象感到无法理解
内地的明星们对自己整容这件事也多半是讳莫如深,被追问起来更是死不承认
但在十年后的今天,整容与医美已经是踏入娱乐圈的必经之路,而且它们已经不仅泛滥在靠脸吃饭的娱乐圈中,甚至已经蔓延到社会群体与学生群体
整容已经变得有多常见了呢?环视自己的周围,你会发现朋友圈中一定会有动过脸的女生,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医美”,你能发现超过95万篇的相关笔记
高考后去拉双眼皮已经变成一种社会现象,攒钱然后赴韩/赴日整形甚至成为了一些年轻女孩的执念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由整容风气产生的颜值内卷也开始成为所有人的困扰,容貌焦虑已经深深扎根在很多女孩的心中,挥之不去,愈演愈烈
而且这种状况也已经在男性群体中蔓延,根据去年数据统计,每10名接受整形手术的人中,就有3名是男性
整形在国内似乎已经变成一种全民运动,但当所有人在为美貌赴汤蹈火时,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意识到,我们似乎已经变成了第二个韩国
暴利整容中国的整容风气最初也是在“韩流”的影响下带动的,在“限韩令”还没颁布的时候,韩国影视作品和韩流明星是国内很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而在韩国文化的渗透下,购买韩国化妆品、模仿韩式穿搭与妆容成为潮流
与此同时,国内的容貌观也渐渐被韩国的容貌观同化,“韩式整形”的医美营销更是被深深地植入到年轻人的脑海中
但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赴韩整形并不便宜,于是国内的整形行业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开始异军突起,国内正式迎来了医美暴利时代
开整形医院没有不赚钱的,尤其是在2015年,夸张到大部分机构利润都能达到80%
国外一支玻尿酸价格在3000—4000元之间,而到了中国却能翻一倍
盗几张图加上一篇精美绝伦的文案,发在社交媒体上就能煽动无数爱美的女孩,5、6万的整容大单唾手可得
从2016年到现在,医美三剑客的毛利率也一直维持在70%的高位以上
2018年,中国更是成为了第二大医疗美容服务市场,《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即便遭遇疫情冲击,中国纯医美市场规模在2020年仍达1975亿元
近五年医美行业一直维持着30%左右的高增速,中国医美整形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就在去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医美第一大市场,并且还在大步向前,据估计在2025年市场规模会突破万亿元,真是好大一块肥肉
在暴利与庞大的市场下,医美整形医院前仆后继,美莱、艺星、伊美尔、华韩等整形品牌在北上广深陆续出现,成都更是一跃成为著名的“医美之都”,很多韩国机构和医生也开始来中国捞金
2020年,投向医美赛道的资金高达1.2亿,而到2021年4月底,这个数字就已经达到了5亿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超过4万多家状态为在业的医美企业
仅去年一年新注册企业就超过2万家,同比增加高达64.32%
而在这些医院的项目占比中,有高达50.8%的比例是手术类的项目
欲望与贪婪利益往往是罪恶的源泉,在欲望与贪婪的推动下,资本开始在医美整形这个赛道上兴风作浪
美图秀秀等P图软件与社交工具上的美颜功能相继出现,不断提高大众对自己容貌的期待值
“精致主义”与“唯美貌论”也开始不断裹挟人们的消费观
为什么现在的女孩容貌焦虑那么严重?“如果我能和自拍照中的自己长得一样该多好”,脑海中浮现出这种想法一次,那么对于自身容貌缺点的认知就会被强化一次,久而久之面部缺点便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道坎
再看看社交软件上随处可见的高颜值美女与帅哥,深深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
“我如果眼睛大一点,鼻子挺一点、颧骨低一点、嘴巴厚一点就好了”,正是在这种所谓“成为更好自己”的“完美主义”的PUA下,促成了一些人对于整容的执念
一段来自对某农村女孩的采访:“这两年,在15公里外的县城里,开起来了好几个整形医院和美容院,村子里的人,去纹眉、漂唇、拉皮、割双眼皮的都有,下到中学生,上到50岁的大妈,甚至还有男生去纹眉和垫鼻子
”但他们真的通过整容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吗?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没有
在暴利的推动下,医美行业诞生了无数黑心机构
中国医疗美容机构可以分为大体量、中小型、小微型三类
其中,大体量机构占据的份额仅在 6-12%之间,中小型机构才是市场主体,占据了 70-75%的市场份额
很难想象,4万多家医美整形企业,但合法医疗机构数量却只有1.3 万家左右
很多店表面上打着“美发店”“美甲店”“SPA沙龙”的幌子,实则正是违法从事医美活动
不仅这些店没有合法的资质,里面的人员也没有相关经验和资质
据统计中国合规的医美行业执业者大约有17000名,但非法执业者数量却超过了15万,几乎是合规医师的9倍,因此造成了无数医美整形的悲剧
2020年,21岁的徐州女孩小娇为了让自己更美一些,下定决心去整形机构花十余万做隆胸手术、隆鼻手术及M唇手术
本以为一套手术之后,整个人可以脱胎换骨,却不成想手术发生意外,丧命在整容手术台上
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最近几年,医美整形致死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新闻热点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平均每年因“黑医美”致伤致残的人数竟高达10万人
而且这些黑心机构的罪恶远不止如此,其中还包括臭名昭著的整容贷
女大学生、刚进入社会的年轻女孩群体是“整容贷”受害者的重灾区
“整容贷”背后是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医美机构、贷款机构暗中勾结、诱导年轻人借钱整容,甚至有些传媒公司也成为“拉皮条”的一员
西安某传媒公司,以免费将普通人打造为主播艺人的名义,诱导多名签约主播贷款整形
许多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在用美貌赚大钱的幻想中,陷入贷款整容的深渊,不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还承担着整容失败的后果以及敲骨吸髓的劳务合同
更可气的是,很多未成年由于不了解整容的风险,加上“黑医美”的价格要比正规医美机构便宜很多,就在“黑医生”的诱导下,隐瞒父母偷偷做了整容手术
因为注射了假货和水货针剂引发栓塞导致皮肤坏死、眼睛失明的情况,在这些被哄骗的未成年中屡见不鲜,着实让人揪心
在搜索引擎打下“整容事故”的关键词,弹出来的相关搜索结果竟高达3200多万
相比起社交媒体上极具煽动性的少数整容成功案例,真正随处可见的,其实是整容致死、致残、还有由整容变毁容的真实案例
自我物化?即便整容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仍然有很多人甘愿冒着风险迎难而上
“你的生意只要在三爱三怕三缺里面,就不会怕没生意做,爱美爱玩爱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独,缺爱缺心情缺刺激
”这其中,女性为 94%的美容整形服务买了单
很难否认的是,爱美是人的天性,有些人为了表明自己对“看脸”的执念,甚至会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强调“我就是一个肤浅的人”
问题是这样是正确的吗?人可以是肤浅的,但人不能一直肤浅
强调脸蛋与身材,忽略人格、思想和感受的社会关系才是产生容貌焦虑的真实原因
在韩国有一个畸形的社会现象,美貌是社会关系的通行证、在入职面试中的优先排名中,一个人的长相甚至在学历之前
而“不好看”的群体就会被边缘化,在韩国高中,很多学生甚至会因为“不好看”的外表而被校园霸凌,导致很多韩国父母会在孩子小学或者初中时就带他们做整形手术
外表成为评判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准,可悲的是,国内正往这方面恶化
当人们呼吁拒绝物化女性时,殊不知对整容的热衷反而是女性自我物化的一种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女性往往会有意无意间迎合大众审美规范,用刻板的视角审视和调整自我,并利用化妆、整容等方式将自己塑造成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形象
通过美貌获得社会资源,动刀改造自身面孔和身体的整容整形行为,恰恰是自我物化的一种表现
“长得好看真的有用”当这种观念被不断加深与贯彻时,女性容貌焦虑与颜值内卷也只会越来越严峻
那时社会又会变成什么样?韩国已经给出了一个范本
那就是一个女人必须精致、出门必须化妆,长得“不好看”的人必须要先整容、整形才能得到机会、获得社会资源
与此同时,精致主义也会逐渐渗透到男性,男性群体也会被迫卷入到容貌焦虑中
据《2020年医美行业白皮书》,2019年我国医美男性消费者数量增长了52.30%,男性医美消费者平均一单花费7025元,是女性的2.75倍
越来越多的男生为了看上去更为柔美、精致,选择像削骨这类的手术来弱化天然方正棱角
当社会整体过度追求容貌时,大规模的整容现象只会为普通人带来更多成本支出与风险,但却很难得到应有的回报
二十年前流行的“隆胸手术”,现在已经有超过30多万的受害者患者出现了炎症、硬结、移位等不良现象,严重者甚至致癌
国内整容行业蓬勃发展也才十年左右,这也意味着很多整容后遗症都还没有大规模爆发
因此在这里警醒大家理智看待美貌主义,当你身边有盲目跟风对整容上头的人,不妨提醒他们一下,是否已经做好了承担未知风险的准备
也呼吁大家能共同思考一下,在人人高呼拒绝容貌焦虑的当下,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当我们嚷嚷着厌恶这个看脸的世界时,我们自己又是否做到不看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是否做到了对不同容貌的人保持着相同的体面与尊重
最后提一个美好的愿景,期待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足够的耐心,可以越过容貌去倾听平凡人波澜壮阔的内心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参考文献:1.大数据揭示整容的社会经济原因,王蹊径2.整容行业或将迎来近万亿市场,江飞3.“韩流”现象给中国文化的启示,朱海花4.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德勤中国
有多张脸恐怖投研双杰黑医美(容貌韩国有多中国的人) 颈部护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