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雷滚滚,散户承受了所有
浓眉大眼的国企,也开始了财务造假,最狠的4年造假86亿
造假百亿,重罚2300万,这个处罚力度真的重吗?还是我对数字的理解不一样啊
不得不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企造假比民企造假的影响更恶劣
A股为什么造假案成风,心里没点数吗?根本原因就是造假的土壤一直都没变,处罚太轻,往往都是罚酒三杯…看到一位网友的评论:很多股民把现在的A股定性为“诈骗”市场,虽有过激之言词;但确实存在很严重的诈骗行为,诸如为了上市而造假,为了多融资而高股价发行,审计、律师、中介等不尽职
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ST而财务造假,为了定增而虚假陈述相关项目,为了减持而绕道转融通等等,这都是一种特别恶劣的欺诈行为…万众期盼的吴村上任之后这些坏血才被扒开剔除
财务造假的公司直接被ST,说好的让其倾家荡产,结果却是买了这些公司的投资者的确倾家荡产了...这一届的村长是个狠人,随着证监会对财务造假处罚进入深水区,令股民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型地方国企财务造假也被揪了出来
单看今年近期几家大型上市公司,在A股造假的问题是有多严重
1、中泰化学,2022年虚增收入42.48亿元,被直接ST2、特发信息,2015年至2019年连续5年财务造假被ST
3、海峡创新,2018年至2019年连续两年虚增营收1.22亿,信披违规被ST4、汇金股份,2021年虚增利润总额1524.52万元,信披违规被ST
5、国瑞科技,虚增收入2.2亿元,被ST
6、锦州港,财务造假金额高达86亿元人民币,被ST
未完,待续………这些国企造假被发现后,罚得最多的也不过特发信息,利润造假1.7亿,相关主体被罚合计不过2350万,哪怕是造假86亿的锦州港,也不过2300万;罚得少的国瑞科技,公司和高管合计被罚不过480万
网友们表示非常愤怒,纷纷揭秘这些企业的黑幕:网友一: 我就在央企,经过三年行动,外行领导外行,更乌烟瘴气了
数据造假,倒腾产值,统计改数,是常有的事
竞聘上岗,让关系户顶岗,降本增效,就是减员降薪
其实,他们少捞点,什么全够了
罚的,不如赚得多,下次还敢
网友二: 有什么好惊讶的……有的甚至更严重,其中涉及的经济利益 牵扯的高关大关,只会比私企多不会少…… 这只是看到的,没看到的地方还会有更大的问题…… 当你看到一个苹果表面出现黑点 其实里面都烂了好大一块了
​网友三: 有国企连续四年业绩造假,虚增营收86亿,你猜罚了多少
最近市场一片哗然,真不知道有多少上市公司业绩值得推敲的
关键是业绩差的反倒更难涨,业绩好的有些都跌几年了
​网友四: 论造假,恒大和乐视才是祖师爷
现在的都是小儿科了
坚决支持把害群之马,僵尸企业铲除
未来大牛市才可期
​网友五: 现在是打扫好屋子再迎客,这话不假,垃圾企业退市严惩,也是应该的,但是这种操作不应该完全由普通散户来承担吧? 这波辣鸡出清以后,我觉得下半年会有很好的机会,比春节前后的机会更好 就是在回调中,你得先活下来 ​


散户避坑办法,希望大家认真看完: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可能造假,无论民企和国企
专业财务人员造假,普通股民想通过财报看出来基本不可能,等到能看出来的时候,多半已经暴雷
防止财务造假最好的方法就是买那些持续派息,股息率还比较高,最好十年左右股息可以回本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万一造假,我们的损失也小很多,分红是需要真金白银的
如果能像格力、茅台、美的、神华那样在股价最困难的时候分得最多就完美了
再一个就是适当分散投资,优秀的行业和企业并非只有一个,任何行业和企业都有可能甚至必然发生变化,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身在其中,我们往往无从分析和感知,连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缓慢变化,遑论其他
多家散户国企(国企散户多家财务网友) 代预约整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