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支持的部门和机构点赞
(可多选) 越秀区民政局 海珠区民政局 荔湾区民政局 天河区民政局 白云区民政局 黄埔区民政局 花都区民政局 番禺区民政局 南沙区民政局 从化区民政局 增城区民政局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 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广州市慈善会 广州市志愿者协会 提交 越秀:未保服务“一月一主题”越秀区检察院“法德童行”项目进驻街道未保站点,为社区儿童普法授课越秀区发挥广州市中心老城区政治、文化、公共服务先发优势,持续探索“四个一”关爱服务行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将千名儿童圆梦“微心愿”纳入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依托穗好办、越秀人家等智能信息化平台,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全覆盖对接区内困境儿童“微心愿”探索基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一街一特色”,推出青少年议事厅、驻校相伴计划、校园“青鸟传音”信箱等专项保护服务教育、应急、检察院、妇联等8个部门品牌项目进驻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以全省首个公益护苗联盟发展为基点,将37个“护苗”联盟单位项目统筹管理、统一发布,实现未保服务“一月一主题”常态化运行,“逐梦课堂”公益教育服务等50个专项活动持续铺开,服务超10万人次海珠:链接公益创投项目,开展“童心系列”活动海珠区未成年人春节关爱活动暨未保吉祥物发布会海珠区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不断健全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体系着眼海珠民生实事,链接青少年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开展“童心系列”活动每年开展“六一”、中秋和春节系列关爱活动链接社会力量组建“护童成长”公益联盟、筹集“童梦计划”微心愿等特色活动设计海珠未保标志及未保专属吉祥物形象“海海”“珠珠”,并于2024年初公开发布,展现海珠民政开展儿童保护工作的决心和信心2024年,海珠区民政局联合各街道未保工作站、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发起未成年人“童心希望”系列心理教育课堂“进站点、进村居、进家庭”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开展超过30场心理教育活动荔湾:全区困境儿童100%建档“美‘荔’花开”老少同游荔湾花市活动荔湾区持续加大困境儿童关爱力度,精心打造“荔湾有爱,暖心伴童”品牌,为全区约870名困境儿童100%建档,实现“一案一策”建成区、街、社区三级工作网络,配齐22名儿童督导员、201名儿童主任,实现街道工作站和社区关爱服务点全覆盖2023年发放两类儿童基本生活救助金、困难大学生助学金、孤儿助学金约296.2万元推动困境儿童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工作统筹开展开展困境儿童工作整治专项行动、“法翼天使”未成年人联合守护项目,共同构筑未成年人家庭督促监护体系推进困境儿童个案管理工作标准体系,实现“一案一策”天河:事有人干、经费有安排天河区组织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活动天河区着眼高质高效、长期长治谋篇布局,把儿童关爱“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以评促改”提升未保站服务能力,实现“事有人干、责有人担、经费有安排、场地有保障”2023年,棠下等7个街道未保站获评优秀,除棠下街道获市激励奖50万元外,其余6个街获得区级福彩公益金激励奖各2万元向困境儿童监护人全覆盖派发《监护职责告知书》全区未成年人服务领城机构全部签订《强制报告责任书》,定期开展从业人员无违法犯罪记录核查鼓励引导慈善力量广泛参与,筹集钱、物折合200余万元其中,品牌项目“一平米”困难家庭青少年学习空间改造助力100个家庭组织社工为1087个困难未成年人链接资源、减轻压力、解决问题及挖掘潜能发挥未保站枢纽平台效能,以点带面拓展社区青少年之家、未成年人活动室等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分点,组织开展活动792场,将政策宣传、安全自护、心理知识普及等普惠性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白云:在全市率先落实村居儿童主任补贴成立区未成年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白云区深化巩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成果,依法做好困境儿童兜底保障,切实维护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全区1841名困境儿童100%落实分类帮扶保障2023年以来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718.48万元印发《广州市白云区高质量推进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案》,出台未成年人保护高质量发展21条工作措施成立白云区未成年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金沙街、太和镇穗丰村等14个区级未保服务示范站点,落地建成全市首批国家级儿童福利项目惠童筑梦空间打造白云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品牌“青苗育才计划”在全市率先落实村居儿童主任补贴,年发放补贴约45万元制定了白云区未成年人保护个案等工作指引黄埔:推进儿童友好村(居)品牌建设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全员培训黄埔区民政局坚守心灵关爱、成长引领、家社同行、权益守护理念,不断优化未保工作阵地,高质量构筑儿童福利与权益保障新体系联动多部门签订关爱救助、教育矫治、个案转介等共建协议;设立未救中心知识城站与科学城站、案涉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及救助矫治中心;精心打造文冲街示范站,特设“点亮星光、多龄段覆盖”等特色项目参照夏港街、文冲瑞东花园社区等省、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示范样板,力促各镇(街)积极推进儿童友好村(居)品牌建设创新“社工+志愿+慈善”服务模式,以“扶弱+赋能”为核心,开展“春送希望、夏防溺水、金秋助学、寒冬送暖”等系列关爱活动2020—2024年,共点亮2911名困境儿童“微心愿”,发放爱心物资价值116.2万元,慈善助学惠及630名困境儿童通过“五站融合”,创新推出“向日葵亲子小屋”等多个项目,提升专业服务效能花都:招募专家组建专业工作团队开展未成年人预防校园欺凌培训花都区建立了“1+1+10+N”工作模式〔即1个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1个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0个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N个村(居)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小组〕,构建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未成年人服务保障平台网络组建专业工作团队,招募具有法律、教育、医疗康复、心理等领域专家及业务骨干,提供专业化力量支撑落实精准保障,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660多万元促进品牌共建共享,与法院签订《关于建立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合作机制的意见》,与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困境儿童结对帮扶等专项行动依托区慈善会平台,设立专门的关爱保护、帮扶项目,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行为偏差未成年人及其家庭链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资源,目前募得资金约25.8万元番禺:突出心理健康专项介入特色番禺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揭牌番禺区以项目化运作开展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突出心理健康专项介入特色,凝聚“五社”合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77个村居均依托儿童之家建立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点并设置儿童主任岗位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培养志愿宣讲团、护苗行动、送教上门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建成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涉案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和一站式保护中心将困境儿童纳入党建引领“五结对”帮扶中,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关爱及宣传活动656场次,完成958个困境儿童微心愿,派发关爱物资5423份争取公益创投资金支持,开展“护苗行动”“驿起来,比心同行”等子项目,纵深推进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情绪管理、家庭支持、社会适应、社区参与、自我保护等方面成长支持链积极撬动爱心企业资源,建成全国首个青少年安心驿站,每年投入约150万元用于开展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服务人数超过10万人次南沙:组建大湾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联盟大湾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联盟成立南沙区民政局切实加强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的关爱,全面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联动增长机制,并在元旦、春节、六一及中秋节,全覆盖发放慰问金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专家顾问智囊团队,组建大湾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联盟搭建粤港澳三地困境儿童文化交流和融合平台,组织开展大湾区三地青少年和困境儿童文化交流会、南沙非遗文化研学活动等完善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开展南沙区第一届“最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评选活动强化儿童关爱服务队伍建设,在南沙街海庭社区、横沥镇太阳升村探索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培育特色化品牌,以“南法护未”品牌建设为契机,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法治宣传进校园”等活动,增强儿童保护合力从化: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公益基金第三届“童心向党,法护未来”少儿演讲比赛颁奖典礼从化区民政局不断创新举措,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成立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从化区预防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从化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数据比对工作方案》等文件,压实成员单位责任,为特殊个案召开会商,解决个案困境每月核实低保儿童、残疾儿童及父母双方残疾类别变化,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建立法治关爱保护站、科普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儿童关爱基地,积极利用平台开展关爱帮扶活动成立从化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公益基金打造“童心向党,法护未来”活动品牌;东升基金会捐赠500万元联合打造“童筑未来”品牌项目;为鳌头镇引入惠童筑梦空间增城:注重发挥数据智慧平台作用中新镇未保站伴苗志愿服务队增城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阵地建设,制定《增城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标准》,打造设施达标、制度完善、服务规范的未成年人服务阵地通过共建行政与司法“双引擎”阵地,发挥智慧平台、品牌服务、成效评估“三板斧”作用,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区民政局联合区检察院、区法院等成立“童心同行”共建工作室,围绕“法治宣传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帮扶疏导、教育矫治工作、特殊人群帮扶、推进社会治理、开展法律援助、探索判后回访”八个方面,开展一站式综合保护服务因地制宜打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保护、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保护、中心城区和城乡接合部服务等4个未保工作创优争先站,构建特色未成年人服务品牌注重发挥数据智慧平台作用,如新塘镇创建“困境儿童关爱地图管理系统”,设置三级风险警戒级别,优化来穗亲子沟通平台服务;中新镇创新研发“护苗云平台”管理系统,定期发布《未成年人潜在风险识别清单》广州市社会福利院:让更多孤残儿童提升自理能力福利院的孩子正在进行绘画训练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着眼新时代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设立广州市儿童综合康复中心持续强化综合康复服务模式,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220余项成立儿童综合康复研究所,积极开展残疾儿童疾病谱系调查、遗传代谢病(基因)课题调研和理论研究选优配强医疗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探索脑瘫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特色护理专区,先后与16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院外就医合作关系,并将机构康复服务逐步延伸至社区困境儿童,让更多孤残儿童提升自理能力实施医教结合、养教结合、社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开设实用专业,职业体验和实践场室搭建儿童议事会、特困人员管理委员会等议事协商平台自2016年以来已有133名孤儿成年后实现社会化安置,29人结婚组建家庭广州市未保中心:全覆盖入户评估散居困境儿童工作人员接听热线求助电话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累计为1万余名困境儿童提供临时监护照料服务,开设多个文体课程建立专业团队,利用指纹、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为困境儿童寻亲12345热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座席积极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政策解答、资源链接和个案处置等服务突出权益保护,打造“未保+社工”个案服务模式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监护能力提升、亲子辅导等服务全覆盖入户评估1.5万名散居困境儿童,为158名残障儿童提供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服务2020年起创新开展片区督导工作,将全市分为5个片区,实施专人负责制建立督导清单累计开展片区督导507次,实现镇街全覆盖被认定为2023—2024年“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和民政部“护童成长”项目“牵手+”计划示范基地广州市慈善会:持续帮扶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坊广州市慈善会推出系列品牌活动,包括“微心愿·善暖万家”、爱蕾行动·童心守护基金、“安居计划”居家微改造等项目“六一”儿童节期间,联合广州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广州尚贤公益慈善基金会等单位开展“善暖童心 爱伴童行 ”微心愿活动,链接价值约123万元慈善资源,为困境儿童提供3000个心愿包其中,爱蕾行动·童心守护基金通过开展儿童心理健康预防教育工作坊,为近300名家长和儿童提供情绪管理、自我认识等主题参与体验活动,提高心理健康素养2024年度童心守护基金将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主题系列工作坊同时持续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咨询个案援助及精神诊疗个案援助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为困境特殊儿童提供专业康复志愿服务广州市志愿者协会携手点亮童年儿童康复中心于6月启动全市“益点星光耀童年”社区困境特殊儿童康复志愿服务项目,整合“专业机构+高校+社区”志愿服务资源,预计将为全市近200户困境特殊儿童家庭提供专业支持组建全市首支困境特殊儿童康复志愿队伍,广泛招募和培训高校及社区志愿者,同时推出“康复有方”线上小课堂,普及康复知识定期开展特殊儿童康复知识科普体验营,为特殊儿童提供沉浸式科普体验和现场筛查评估服务开展“康复在线”“康复到家”和“康复定点”三大专项服务,提高困境特殊儿童获得专业康复指导的机会将依托2024年“青苗计划”社区志愿服务培育项目和广州“公益时间”,为开展儿童服务的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南方+记者 吴晓娴通讯员 张萌【作者】 吴晓娴广东民政头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