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今日禅城”关注我们哦~#佛山老街名字背后的故事#禅城商圈
图/章佳琳繁华的闹市中,我们眼前看到的是五光十色的城市夜景
在闹市之中,佛山还藏着不少老街道:金鱼街、筷子路、京果街、西瓜路……这些佛山老街名字你听过没?悠悠年月逝,昔日繁荣老街变成咋样?恋恋佛山情,如今怀旧情怀适何处?趁着周末,不如一起回味一下这些老街,品味佛山?城门头路无城门为何叫城门头路?东连祖庙路,西接佛山大道,长950米
1972年建路东段,1985年建路西段
佛山本无城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当地豪绅武装为抵御农民起义军首领黄萧养围攻,兵临城下,在洛水前曾筑坚固的木栅栏并设门(街闸)于此,后获胜称“胜门”,故有胜门头或谐称城门头之名
原地处胜门,路名本此
新中国成立后,拆除胜门头街闸遗址,路旁种有紫荆、大叶榕、南洋杉等路树,并装有路灯
衙前大街曾是清朝衙署旁的街巷北接安宁街,南接前锋一巷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已有此名
因清顺治初年在此设有佛山同知,移驻衙署而得名
街内居民住宅,除部分四到六层楼房外,多数为砖木结构平房
市十二小学设在此街
隔塘大街位于如今岭南天地与祖庙之间的一带
当时,一位从事纺织、铸造的霍姓商人住在这条街上,并且把这里发展成为当时佛山棉织市场的中心,人们为了纪念他,便用他的字“隔塘”命名街道
然而,随着2008年岭南天地片区整体改造,这条街名彻底消失
同时消失的还有甘子坊、善庆坊、福晨巷、营前街、沙堆巷等
找钱巷原址在如今文会里一带
当时这一带是钱庄聚集地,顾名思义,人们就在这里找钱
不过如今这条街巷已经寻不到踪影了
舍人十三街如今留下来的舍人前街,墙面充满了岁月斑驳的痕迹
在禅城燎原路附近,以前有一片地方人称“舍人十三街”,包括上街、中街、后街、横街等十三条街巷,以纪念一位舍己救人的佛山梁姓杉木商人,因此把他经商的所有街巷均命名为舍人街
而如今留下来的只有舍人大街和舍人前街
雅巷位于禅城,曾北接安宁街,西接福禄
传说清咸丰年间,陈开、李文茂在佛山起义失败,琼花会馆被烧,附近一带毁为瓦砾,故称为瓦巷
后人认为瓦字粗俗,改为雅巷
但在莲升片区的改造中,雅巷也不复存在了
同一片区的聚龙街、汇龙街、云龙里等也都已消失
大新街佛山最古老的小巷之一东连公正路,西接快子路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已称今名,是佛山最古老的小巷之一
抗战前曾是佛山镇铜器及修补五金器件等手工作坊较集中的地方
原大新居民委员会设此
街内大部分是砖木结构平房
厚源路明代设有“厚俗社学”南连忠义路,西接岭南大道(大福路)
原是厚源里、二帝庙前、细桥头等地
明代设有“厚俗社学”,清代为冶铸业集中之地
1940年建路,1982年扩建,取敦厚风俗源远流长之意命名
两旁种有石栗等路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
市家用电器三厂、塑料五厂、铸造厂、星火纺织机械厂等在此
路东南61号为广游二支队司令吴勤烈士故居
莲花路内街小巷“莲花巷”藏着3件宝东连福贤路,西接祖庙路
原是福贤里、莲花地、涌边坊、低街等街巷
建于1932年,因莲花地得名
1958年的“莲花路”路旁种有宫粉紫荆、羊蹄甲等路树,建筑多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莲花派出所、基督教赉恩堂、市第七小学、莲花肉菜市场在此,是原城区人口较稠密的生活区之一
原城区人民政府、祖庙街道办事处驻莲花路
莲花路中有一条小巷“莲花巷”,此巷方圆200米范围内,分布着“3件宝”——李可琼故居、莲花巷土府、基督教赉恩堂
赉恩堂又称之为“莲花礼拜堂”,建于1923年,集中国宫廷式建筑与西方哥特式教堂的特点于一身,中西合璧,同类教堂在整个广东省寥寥无几
赉恩堂锦华路1958年的锦华路(公正路口)2017年,锦华路是街坊熟知的“眼镜一条街”锦华路东连福禄路,西接升平路,1930年建路并命名
清末时期,路旁店铺多经营铜钮、绒线、梳篦等商品,并办有代理销售各类报纸的报馆
1938年,爱国人士曾在此开设书店租售《新华日报》及其他宣传抗日的进步书刊和战时小学课本
锦华路上现在的北香园,在1938年2月至10月,曾是一间进步书店——精神粮食供应社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锦华路上从光明眼镜店一家,逐渐自发形成佛山的眼镜一条街
福禄路1958年的福禄路福禄路南接福贤路,北连永安路
原为福禄通衢、大地街、福禄大街
是明清时期佛山重要商业区之一,百货咸集,仅福禄大街就有店肆300多家
1937年扩建马路,以最长的福禄大街命名
路两边种有阴香行道树
福禄路意味着福禄双全,是佛山人的“迎亲路”之一
福贤路福贤路南连福宁路,北接福禄路,长约600米,建于1930年,因福贤里得名,原是福贤里、金线街、楼安里、通花街、黄伞大街、早市等
从福贤路到升平一带,曾是佛山最繁荣的“三墟六市”之一的“早市”,专门针对老百姓每天的日常生活而设,当时道路两旁有理发店、米铺、糖铺,咸鱼铺、西洋洋服行、膏丹丸散等等老字号店铺,组成佛山特有的岭南风情
改造前的福贤路那时候,福贤路居住着很多名人,咏春师傅梁赞故居、烈士陈铁军故居均位于福贤片区;粤剧名家红线女、国画家钟振声,水彩画家梁树春等名人也曾在福贤路暂住……金鱼街没有金鱼金鱼街的起名似乎有点“名不副实”了,得名并非因有金鱼档,而是因为金鱼街内上原有一条金鱼横巷,金鱼横巷里有一个金鱼池,至于池内有无金鱼,如今难以考究
1984年,金鱼横巷改为街,因此得名金鱼街
筷子路婚嫁必经之路1958年的快子路筷子路得名于1931年,是由原筷子大街、筷子新街和万元里等合并而成,基于是老佛山制造铁锅、铜器和筷子等手工业较集中的地方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佛山骑楼街的鼎盛时期,快子路上形成了不同的商贸行业,也成为佛山最旺的商业区之一
1931年建路时,以其中最长的筷子新街取名为筷子路
后来“筷子路”也有早生贵子的谐音,因而成为新人结婚必去之处
京果街“吃货”路有道路敢叫“京果街”,想必一定是京果飘香,满街琳琅
这条最吃货的老路,坐落在城区的东南部,南接胜地里,北接塔坡街,原是普君圩的组成部分
早前时候,街上有多间炒花生作坊,故得名花生廊
1923年,又以京果店铺较多,改称今名
亲仁路真的有“亲人”城区“最有爱”的路名,要算是亲仁路了
一取“亲人”二字谐音,二是带有亲近仁爱之义,凸显了以“仁”为核心的精神理念,从路名上看,这绝对算是最有爱的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条1959年建立的道路,原称却叫“东莞里”
旧时佛山的清粪行业,基本集中在这条路上,同时从事该行业的,也主要是东莞籍的人员,因此亲仁街得此旧称,后来才改名亲仁路
镇中路“西瓜路”内藏玄机镇中路,乍一听,似乎跟“吃”沾不上关系?原来,石湾至澜石的镇中路段,从前被唤作“西瓜路”
据《佛山民间趣谈轶事集》中称,西瓜路的由来有一段典故,清代期间,石湾有一位名为骆秉章的地方官
一次,百姓为感谢他特意敬献了一只大西瓜
他要与民同乐,拿出来和民众共尝
谁料剖开这个大西瓜,只见流出来瓜汁有如人血
在众人都感到惊骇之时,骆秉章却借西瓜破了一宗悬疑的凶杀案,使案情大白
此事广为传颂,后人就把这一段道路称为西瓜路
佛山古怪街名知多少?提到佛山古怪的街名,很多佛山的“后生仔女”往往会觉得自己是个“假佛山人”
不信?快来测试一下,这些街名你都知道吗?1.沙塘坊(莲花路口)——清代八景之一“孤村冶炼”的遗址,冶炼聚集地;2.牛栏口(升平路与高基街交汇处)——珠三角买卖耕牛的集散地;3.纸行街(福禄路附近)——卖纸张的批发中心;4.布廊(现东华里对面)——织布行业的聚居地;5.打锅街(现东方广场附近)——五金行业聚集地;6.凿石街(现禅城区祖庙路与建新路转弯处)——碑石行业聚集地;7.绒线街(现东方广场附近)——毛衫行业聚集地
佛山这么多有意思的老街巷,不如约个日子去逛逛,品味一番老佛山的故事吧?来源 | 佛山发布、佛山档案、佛山新闻网、佛山旅游、佛山文化、佛山日报、广州日报等编辑 | 欣怡、实习生陈婉莹
老街又有佛山市井藏着故事(佛山老街又有市井藏着) 颈部护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