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大叔阿姨;好人就在身边,也许下一个就是自己……7月26日上午,2019年第五期“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在涪陵揭晓扶贫济困无偿修路的“活雷锋”杨云,激流中勇救落水女子的八旬
老人宋
吉昌,错过马拉松救下“一楼人”的英雄小伙张书予等10余人入选第五期感动重庆月度人物杨云扶贫济困无偿修路的“活雷锋”杨云,男,44岁,涪陵兴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泥工组长杨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主动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投身施工技术改造他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先后资助重病患者、孤寡老人、贫困工友等30多人,无偿为家乡修路300米,带动2000余名农民工就业一路走来,从一开始的只能为路边流浪汉买一餐饱饭,到渐渐有能力为乡亲、工友、家乡做更多的事,帮人们渡过难关、替村子解决难题,善行善举坚持下来就是十余年“我的想法很简单,秉承感恩之心,尽一己之力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做好事、做善事,回馈社会”杨云表示,会继续在扶贫济困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陶彦言5年如一日看望敬老院老人的贴心“孙女”陶彦言,女,14岁,綦江区古南中学学生五年前,9岁的陶彦言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课外活动中到永城敬老院做义工从此,便与这里的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节假日,她都会前往敬老院为老人们过生日、打扫卫生、清洗衣物、修剪指甲、送药递水、按摩身体……每次去的时候或买些糖果糕点,或一条围巾一个暖手炉,给老人们讲学校发生的趣事,讲自己的考试成绩,讲班上那些调皮和听话的孩子,讲綦江的高楼和大桥……每次到敬老院,老人们都要围着她絮絮叨叨,张婆婆从衣服里拿出为她留的小枣,李奶奶变戏法儿似地掏出一把花生,老少相亲其乐融融樊维坚持为老人免费理发十余载的理发师樊维,男,37岁,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理发师樊维是一名普通的理发店老板,但他却还有一个特殊的头衔——“签约”理发师与他签约的对象不是明星,不是上班族,而是一群老人10余年来,他累计“签约”了50余名行动不便且生活自理困难的社区老人,免费为他们理发3800余次,并且毛遂自荐,定期到附近的几所养老院为老人提供义剪服务3000余次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太薄弱,慢慢地,樊维萌生了组建队伍的想法,他动员店里的每位员工一起参与,组建了“义剪”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次,服务社区居民5100余人次樊维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爱心,就是想让大家从这些小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宋吉昌激流中勇救落水女子的八旬老人宋吉昌,男,80岁,北碚区龙凤桥街道居民2019年5月8日下午4点左右,在北碚区嘉陵江正码头附近,一位年轻女子独自一人在江水中走动80岁的退休教师宋吉昌刚游泳了上岸,见到女子的异常举动,老人一直在注意观察突然年轻女子向江中冲了下去,宋吉昌随即跟着跳入江中,另外两位准备往岸边游的老人也跟着冲了过去当时水流比较急,经过大半个小时的营救,三位老人费了很大劲儿才把年轻女子救上岸被救上岸的女子一言不发,宋吉昌不顾疲惫不堪的身体,还忙着和旁边的群众一起开导她,直到民警来到现场,宋吉昌才放心回家后来,被救女子心情平复后表示,要当面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张书予错过马拉松救下“一楼人”的英雄小伙张书予,男,27岁,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危险品运输分公司安全员“马拉松没了还可以再跑,整栋楼的邻居生命只有一次”2019年3月31日凌晨,沙坪坝区升伟新时空小区一栋居民楼突然着火,这一幕正好被出门参加重庆马拉松的张书予撞见,他急忙下楼通知保安并报警随后提起灭火器又冲上楼,只见黑色浓烟中夹杂着火焰不断从楼道口电线井冒出往逃生楼梯里弥漫紧急情况下,他开始逐层叫醒被困邻居逃离,随后还联合消防员将火扑灭沙坪坝区覃家岗派出所副所长彭景表示,正是因为张书予及时报警和疏散居民,才为灭火赢得了更多时间,也避免了火情蔓延和人员伤亡冯德伦攻坚克难默默耕耘的电力工程师冯德伦,男,54岁,国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段亚亭年逾九旬仍坐诊的国医大师段亚亭,男,91岁,重庆市中医院退休医生段亚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0余年,主编或参编《新中医学三字经》等著作近10部,撰写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或指导团队科研课题10余项,他将数十年行医经验融于传统古方,开创了中医治疗急症的先河,创制、研发“除湿汤”“更年汤”“双补汤”等新方及院内制剂近10种, 至今仍被临床所习用他还将数十年积累的学术经验慷慨传授弟子在他遴选的中医继承人中,文仲渝、李秀华已成长为重庆市名中医“段老如今年事已高,仍风雨无阻地坚持坐诊,是我们的榜样”文仲渝说,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言传身教的好老师,自己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刘廷科坚守43载照顾患病女儿的七旬老父亲刘廷科,男,70岁,潼南丝二厂下岗工人晓军是刘廷科的独女,已瘫痪在床43年刚出生时,脑袋没法直起来夫妻俩想尽办法四处求医,也没能治好从此,晓军再也没离开过床和沙发,刘廷科和妻子共同守护着女儿,直到2007年妻子病逝从此,照顾女儿的任务就落在了刘廷科一人身上家里还有96岁高龄的母亲常年卧床,一老一小,吃喝拉撒全靠他刘廷科说,他的生活每天都是重复的,早上很早起床,解决母亲和女儿上厕所的事儿,然后抓紧时间出门买菜,再回家做饭,路上不敢耽搁做好饭先端进房间放到母亲手里,再回来一口一口喂女儿吃他说,生活的重担压不垮他,他会努力撑起这个家
于婷婷带着病重养父上学的大学生于婷婷,女,21岁,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学生于婷婷就读于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自幼被父母遗弃,养父于万全将她带回家把她抚养成人,也正因如此,养父至今未婚自从2014年养父于万全查出患有肝硬化及布加氏综合征等大病后,于婷婷就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2018年她考上了大学,也因此陷入两难——病重父亲无人照顾,上学机会不愿放弃最终,她决定带着养父借钱上大学为了照顾父亲,她在校外租了房,每天奔走在学校、租房、医院之间如今,养父浑身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病情也有加重迹象,于婷婷每天坚持给父亲擦脸、翻身,尽全力照顾好父亲,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赚钱补贴家用即便如此,她也没有落下一节课,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李绪斌用勤劳和智慧脱贫致富的坚强好男儿李绪斌,男,43岁,巫溪县文峰镇长沙村1社村民李绪斌生活在秦巴深度贫困地区,8岁时因一场大病,他的后背渐渐凸起14岁时,厄运再次降到李绪斌头上二哥不幸离开人世;二嫂改嫁扔下9个月大的侄女;大哥过得穷苦,顾不上家里老人李绪斌只好提前挑起养家的担子,为撑起家庭开支,特别是侄女要上学,他开始贩卖木材、黄牛,赚差价补贴家用当时买卖牛都需要翻山越岭走村串户直到2016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李绪斌建起了养牛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他又注册了“幺驼背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养牛场展露出脱贫致富的希望后,他又和5户建卡贫困户签订了“借牛还牛”合同,带领乡亲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END——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荞 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办公室供图来“中国网”(CIIC_China)官方微信,回复“部位”,告诉你一个减肥小秘诀